在中國大陸一提起家具業的獨立店,行業人士們**想起的是美克美家。
美克美家是中國家具獨立店的**企業,在2002年的時候,參考美國一家企業的經營模式,開始在中國構建國際家具連鎖零售網絡,并開設了**家家具連鎖店。因為是復制過來的模式,所以在后期的操作中,美克美家做過很多努力進行調整、適應才達到今天的規模。
不久前,筆者曾采訪過美克美家的資產管理部總經理衛炎黎先生,提到為什么市場上大家都在胡喊大炸“百店計劃”、“進軍電商”等等大口號的時候,走獨立直營店的美克美家還是那么低調,幾乎沒有大的動作和大的宣傳活動。
衛總回答得很平靜:“其實,美克美家都是一直在不斷的發現自己,哪里做得不好了,要怎么改進,怎么不斷反省自己,在大市場環境下怎么把控自己發展企業,我們更多的專注到了這一點。”
對于一個家具業的上市企業來說,這樣嚴格要求自己,實在很令人詫異。
放長線釣大魚
在美克美家獨立店成立的2002年,大部分的家具廠家選擇進入紅星·美凱龍、居然之家等大賣場,然后通過經銷商加盟的形式迅速獲得成功。這種“店中店”模式可以說是當時**有成效的捷徑。廠家只需專注于生產高質量的產品,然后參加展會或者召開招商發布會招來經銷商便可在全國各地各大賣場布局開店大展宏圖,而無需考慮更多的品牌建設和營銷活動。
但在這樣的時期,美克美家堅持選擇了走自建渠道的直營獨立店模式,從現在的市場現狀來看,選擇和堅持這個模式的美克美家無疑具有長遠的發展眼光。但在那個時候,獨立店還沒有形成的品牌,沒有大賣場的依托和庇佑,美克美家獨立店只能單打獨斗,其中艱辛可想而知。
衛總也表示,獨立店的投資成本比較高,回收的時間長,整個過程中十分考驗一個企業的耐性。
縱觀市場現狀,有人說過這樣的話,把現在每個城市里的賣場數量砍掉一半,家具生意還是會做得很好,而且利潤會更高。現在的賣場可謂是嚴重過剩,租金還不斷水漲船高,工廠和經銷商之間的合作也不和睦,經銷商品牌更換頻繁,半路夫妻也常有出現,而美克美家的獨立店優勢就在這時候顯現出來。
走一步思三步
美克美家從很少的店面,一步步發展至今,如果細看美克美家的發展戰略,就會發現它每邁一步要瞻前顧后,它的每一步發展都有戰略意義和價值,布點往往和企業發展及品牌戰略有一定的聯系。
美克美家往往采取兩種形式的門店群戰略:1、在上海、蘇州等大城市構建同城多中心更為便捷的服務網絡,即在一個城市開設多家店面,**大限度地方便消費者;2、以一個大中城市為核心,向周邊城市輻射,發展周邊門店系統,擴大消費群體。以蘇州地區為例,其所管轄的數個縣級城市均發展比較迅速,市場潛力巨大。為此,2011年,美克美家在張家港開店,2013年上半年在昆山開店,2013年下半年在常熟開店。這些店面就是對以蘇州為中心的店面系統的拓展和補充。美克美家兩種門店群策略并行,通過構建集群網絡,布局江蘇地區。
擴張是企業發展的必然,但如果是盲目的擴張則很難取得好的成效,美克美家每走一步思三步的擴張模式可以讓企業走的更穩更遠。
嘗試加盟轉型?
伴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家居廠商也開始尋求多元化的銷售渠道,比如聯邦家私集團在北京、上海、廣州、重慶、深圳、成都、佛山等城市采用自建直營店的方式,開始進行渠道布局。
對于市場的后來者,美克美家衛炎黎表示沒有太大的壓力。筆者了解到,對于越來越多的家具企業進入獨立店這個領域,已經擁有成熟獨立店發展線路的美克美家不必太過擔心,但美克美家還是有了新的動作。美克股份于2011年收購了美國ART家具公司,在美國建立起了自主品牌和自有銷售渠道。此外,美國ART家具公司通過公司在國內的銷售渠道,也進入了中國市場,準備根據美克美家自己的經驗,以加盟店的形式把這個收購回來的家具公司放出市場去發展。但現在,美克美家還沒有具體的動作,衛總也表示這個計劃還屬于一個構想,尚未形成定論。
筆者猜測,美克美家以前一直走自營模式,現在利用公司收購的美國ART家具品牌,在國內市場為加盟店招經銷商,很有可能是為美克美家未來發展加盟店做一次大膽的嘗試。如果這個模式成功,未來復制到美克美家家具中發展加盟店也并非不可能,這也符合穩中求進的美克美家的做法。
盡管后進者在前期與美克美家的發展路徑剛好相反,美克美家占得先機,但其模式畢竟亦是借鑒。如果有實力的家具企業借鑒美克美家的模式再多投入精力發展獨立店,后來居上相信也只是時間問題。所以美克美家必然要對這樣的市場環境做一定的調整,以應對國內家具市場不斷涌現的獨立店。
結語
對于還沒有**終結論的事情給予過多的評價是不客觀的,在未來,美克美家的獨立店之路是會越走越好還是好景不常,暫時難以下定論,但美克美家日三省吾身、放長線釣大魚、走一步思三步的企業精神,卻值得當下處于浮躁期的家具業眾多企業借鑒和學習。